艺考经验分享
空蝉2021届走南闯北最多的师姐她来了,
迈着自信的步伐,
带着最多的校考经验,
向同学们分享她的漫漫艺考路,
大家还不赶紧占个前排,
看看怎样才能轻松应对校考吧。
艺考经验分享 吴卓颖
首先分享我觉得很基础但最重要的两个点。(大部分针对校考)
第一个毋庸置疑就是文常,这是你艺考路上的敲门砖。背文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痛苦,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。在上专业课期间,老师会发一本由张福起编撰的文常书,并且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有专业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文常内容,这个非常有用,一定要当天消化掉。文常书里面的内容是有明显的分类的。我更建议从电影电视部分开始背,会比文学更容易。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看书或者热爱看电影的人,那么背起来会相对更容易。虽然说是“背”文常,但不要像在学校里背政治、历史一样去大段背诵,一定要划重点,分开去看,逐个记忆。对于某个导演的多部电影,可以选用造句记忆或者是联想记忆。对很多同学来说最难的是记忆外国人的名字。这个当时老师也教了我们记忆的方法,用谐音。因为我的英语口语比较好,所以我的方法是翻译成英文去记忆,读起来会更顺口,每个人都应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更方便记忆。
如果你要参加校考,特别是中传和北电这类高层次的院校,那你准备的文常需要技巧性的东西会更多,因为那是没有准确范围的。老师推荐考北电的同学可以用张衍老师的红宝书,同样的方法是划重点,多看。一定是看,而不是一股脑的去背,那样会很容易忘记。中传学校本身出了三本文史哲文常书,而且超厚无比。我的中传初试三个全过了,但我没看过那三本书,并且也没有针对性地去复习。老师当时给了一些资料,我过了一遍。他的文学很简单,和文常差不多,更多的考察的是你的语文功底和理解力,历史和哲学部分有的题不会也不要着急,毕竟名校的文常是看比例不是要你全都对,所以你日常的积累很重要。
文常是一个你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东西,所以如果你热爱编导专业,请务必不要偷懒。
第二点是你的个人特色。现在校考主要的还是面试环节,老师每天看那么多人,凭什么给你打高分?你有什么可以吸引老师?长得好看?文化成绩好?见多识广?稳健从容?
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我有什么特点,专业老师给了我启发。如果你是一个爱拍照的人,可以打开你的相册看看。根据时间线整理出一份你的个人档案。从爱好到在学校当了什么干部,到做了什么自己骄傲的事情都可以纳入。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高中生,我们没有光鲜的事迹也不要灰心,因为那些都是少数人,全国也不止招那么几个赢在起跑线上的优秀人才。立住自己的“人设”至关重要,比如我学过很多语言,做过交换生,都是可以体现出个人特色的。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,不要随波逐流。我们之前上过一个叫“你最喜欢的导演”的分享课,有些同学甚至是在当天晚上才在网上搜出来的人,一部片子也没看过就拿出来讲。你说说,题目叫我最喜欢的导演,为什么是我?不是别人?想必一定是和你自身相关的,由你主观联想出来的东西,这是最基本的内容,也是你在一定阅片之后感受到的东西,如果你毫无头绪,那么可以考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个专业了。自我介绍整理完可以给老师过一遍,我当时改了不下五遍,反复磨,特别感谢老师这么耐心!
第三点是当下艺考最流行的方式——网络录制。首先是规则要提前了解清楚,设备调试好,个人形象的展示务必到位。一般规定时间范围的录制是有三次机会,可以选择自己最好的状态,还有一种实时录制,只有一次机会。在这个时候细节决定成败,将自己收拾的干净一点,不要邋里邋遢也不要浓妆艳抹,很多人都败在了网络录制上。老师会检查每个人的妆容和穿搭,可以给老师过一遍,拿不定主意就请教老师。
第四点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学校了,我分别为我考的几个学校进行阐述。我是通过了我所报学校和编导方向专业的所有初试和复试的,几乎是完成了所有学校的整个流程,所以会详细的分享一下。(另外,空蝉每年都有带考服务哦,很细致。大家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及时问老师,比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斗强得多!)
(1)中国传媒大学
中国传媒大学全程都是线上考试。
在你报名的时候就要想好这个学校你要不要报。如果你是一个文化在艺考之前就很一般的学生,请不要考虑,因为即使你有幸拿了证,你文化分数也不够,如果和我一样处于中上游,那么导演,摄影,摄制是可以考虑的。这个专业方向报考一定要去跟老师商量,我就是把所有想报考的专业和学校都罗列好,老师也给我整理了一份,我们对了一下,交流了意见。
通过文史哲考试之后,复试会有个自我介绍环节,几乎都在三到五分钟,所以一定要写事情进去,而不是讲空话套话。讲的时候也要有个人色彩,如果你是个甜妹但是你说你喜欢蹦极,跳伞,就会很吸引人,但是要有个度,反差不要太大即可。这个自我介绍一定要转化为自己的经历去说,要有真实感。
如果你要考摄影方向,请一定提前准备自己的摄影集,因为要交的时候去准备根本来不及。可以跟老师提前说想法,老师会帮助你拍摄作品,给你指导意见。
导演专业增加了一个叫故事编讲的环节。这是机遇也是挑战,题目都是随机弹出来的,最多给你五分钟时间思考,我抽到的题目是:拥抱。你的个人表现和流利程度是最重要的,故事内容没有谁比谁精彩更多,关键在于个人状态。故事编讲离不开喜哥的付出,我经常缠着喜哥补故事,他也是一丝不苟地给我反复修改,教给我技巧。
导演的三试有很多项,有老师的直接对话面试和故事编写还有文史哲复测。对话面试不超过五分钟,有的可能会问到一分钟自我介绍,为什么报考导演专业?还报考了什么别的专业?然后就是即兴小品。我对小品是很恐惧的,因为我没有任何表演基础,老师跟我说过,大部分的人其实也都没学过,不要慌张。我当时抽到的题目是“男友要出国,你帮他收拾行李。”故事编写分了三个小题分别是三段话。第一个题大概是讲父亲和踢足球的女儿,写一个电影开头;第二个题是一个女生收到了一张字条,大概是放学后小树林里见,要求设置一个“悬念”;第三个题是一群高中生从草坪上醒来,手边是酒瓶还有血迹,要你写个电影结尾。我的经验就是大家一定要写出画面感、电影感,也就是可以拍出来的感觉,你的脑海中要有画面,描述的尽量具体鲜活。
(2)北京电影学院
我报考的专业是制片,编导,动漫策划。导演戏文这种复读生聚集的大佬专业,没有实力的同学们不要涉足。
制片初试的文常几乎是往年原题,逻辑题可以去刷当年的公务员考试题,下载软件即可。编导专业文常出奇的难,但通过率极高,所以不要慌,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一定会,动漫策划的考试内容是文常和写作。
编导是有三试的,复试考了八个视频问答,耗时四十分钟,将近两千人参考。根据时间推算是不可能将其全部看完的,所以老师们的推测都是——刷脸。
制片的复试是要去北京电影学院线下考试的,分AB考场,考试内容是新闻评述、影视评述以及英语题。新闻评述是2019年的十大人物袁隆平,屠呦呦,黄大年等等;影视评述是“说出一部文艺和商业兼得的电影,并分析”:英语是读出文段并翻译,我抽到的是关于网飞的内容。我练了很久,但是我当时确实很慌张,心理素质直线下降,拿手的即兴评述都忘记了。我一开始举例了《痛苦与荣耀》的例子,但是没有说出来它商业的票房数据,就被老师骂了,后来说了《哪吒》才勉强放过我。我说我会德语,老师要我说了几句,然后说我发音不标准,没有小舌音。所以大家谨记,你所说出的内容一定是你胸有成竹的,准备好的话你就不要慌,踏踏实实的全部说出来!
(3)浙江传媒学院
浙传的初试极其严格,你的试卷是需要寄出去的,考试规则非常麻烦,大家请认真听老师说规则,并且在提前一天落实到位。
复试是现场小组面试,考生分成四五个人一组。一分钟自我介绍后是图片分析然后回答问题。我的图片是一大群人在一个草原上看着一个很小的人;问题是什么是黄金分割。
这个时候就是通过比较来决定了,所以在状态压倒同组人的情况下,内容显得至关重要,一定要说出实际的想法和内容,而不是假大空。
(4)南京艺术学院
南艺的初试是需要视频展示的,首先是自我介绍,然后有一个规定题目可以提前准备,接着是一个才艺表演。这个才艺表演是对于编导生的才艺表演,不用太专业,表现出考生自信向上的精神面貌,内容正常即可,我当时是唱了一小段英语剧。
复试是线下在南艺参加考试,主要是写作。分镜头和故事编写。首先在众多考生中,看的一定是书写,所有笔试都一样,量大,人多,工作复杂,书写就是最初印象!内容跟着老师讲的来写,写出画面感和镜头感就没有大问题。故事也是正常的考试内容。
(5)上海电影学院
这个学校没有那么出名,但考试难度很大,院长是陈凯歌。只有导演专业可以校考。总共有三试,初试是自我介绍和个人即兴小品,复试是故事编讲,三试是线下大型面试。
初试的个人即兴小品只有两分钟,自拟题目。我演了一个主播卖假货然后打电话的时候没关直播的这么一个事儿,演一个有点戏剧性的小事就可以,不要贪大!
复试编讲故事有三次机会,不同的题目,六分钟准备时间可以讲五分钟。
三试是我本次艺考最大规模的考试,是十个人一组考了团队小品,音乐鉴赏,美术鉴赏,和问答。音乐是放了一个很有节奏感的、鼓点强烈的音乐,很像在作法;图片是中世纪的女仆和贵族们;问答是描述摄影画面“山雨欲来”。全程还有机器摄像,里面共有十一个老师。我坐在最后一个,轮流说的时候很多东西其实已经被别人说了,第二轮从我开始,几乎没有思考时间匆匆忙忙。所以大家要选个好时间进去,在外面排队的时候排一排的就是你同组的考生。团队小品会给你们到另外一个房间讨论,但只有十五分钟,所以非常紧张。我们的题目是:候车室,我当时做了领导人,直接说了想法,虽然很朴实,但没有时间大家只能自己加戏。这个时候就不要给别人使绊子了,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。一定要表现的稳定成熟。
最后就是心态问题了,在这条路上是你学不完的知识,所以不要担心自己考上了或者没考上,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成果。很多考上的人就是比别人努力一点,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这个时候你已经写了多种版本多种时长的自我介绍,对自己已经足够了解,所以自信一点,抓住强项,发挥到极致,一定没有问题。最后感谢专业老师们的辛苦付出,感谢你们的细心带考和鼓励,还有带考期间的无数次讲解。